从“海教”到“天开”,成果转化步履不停

天开园东翼拓展区,以海河教育园为“底版”。这里总面积约37平方公里,包括高教园13平方公里、高职园7平方公里、高研园13平方公里、居住配套区4平方公里。

从“海教”到“天开”,成果转化步履不停

作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园区,海教园于2009年6月启动建设,目前已有包括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在内的13所院校入驻,近15万在校师生。“这里既有天南大这样的全国知名高校,也有主攻不同领域的高职院校,可以说是人才智力资源的全配套,在全国范围内也是不多的。”津南区科技局局长付强介绍。

海教园管委会副主任詹珽对园内的情况如数家珍。“天开园实行的是工作领导小组—管委会—平台公司模式,这也是海教园正在实行的模式,在运行模式上,我们可以说是驾轻就熟。”而区科技局局长和园区管委会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双主任模式,又在技术和运行上提供了保障。

津南区委、区政府通过“成立一个专班、引领津南园;确定一份规划、建好津南园;构建一种机制、激活津南园;梳理一批项目、赋能津南园;制定一套政策、做强津南园”的工作总方针,采取“挂图作战、倒排工期、责任到人”的工作方式,全力推进。

2023年春天,海教园管委会科技创新部副部长田海燕有了新身份:天津大学科研院副院长,一个不拿工资的挂职身份,这一身份源于市委组织部“瞪羚淬炼”高校-园区双向挂职工作,与天开津南园提出的“院校联络官”制度不谋而合。大学教授们在想什么?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有哪些顾虑?哪些细节工作要帮忙?“院校联络官,就是要当好联络员、服务员、招商员,以及经纪人的角色。”工作下来,田海燕有了更深的体会。

目前,海教园周边现有3家市级大学科技园以及海棠众创大街、海棠科创园等高端创新载体,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将为师生、校友创新创业提供便利。同时,正在建设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天开智慧小镇一期,预计9月底前建成1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二期也将准备启动建设,并将适时启动实施规划总用地3.3平方公里的高研园,提供“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

天开园正式拉开帷幕的时候,一项项创新也在天开津南园落地:在海教园设立了园区自己的技术合同登记登记机构,今年以来共登记技术合同85份,成交额6213万元;联合银行、保险机构分别开发了“揭榜贷”和“揭榜险”,解决企业对研发投入、研发风险的后顾之忧;天开园“一核两翼”银行业的第一个科技支行农行天津海棠支行开始营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