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这一年,让“津南版”海教园迸发出新活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河教育园区事业发展,2020年5月7日,市委主要领导深入海河教育园区调研座谈,要求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全力打造创新发展聚集区,擘画了海教园未来发展蓝图。2020年8月20日,市委、市政府出台意见,全面启动海河教育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一年多来,管委会紧紧

围绕“聚集创新资源”这个主题

贯穿“持续深化改革”这条主线

产业引育为先导

科技创新和产教融合为两翼

营商环境、生态环境、政策环境为支撑

推动“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绿云”要素聚集

全力打造

天津市创新发展聚集区

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示范窗口

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核心区

园区改革以来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2021年度园区

产教融合功能型项目数

新引进规模或科技头部项目数

会展经济功能型项目数

均超额80%以上完成

营利性服务业增长557%

2021年

园区新登记企业数量同比增长216%

新登记企业注册资本金同比增长1661%

当年实现税收占全区10.6%

形成区财力占全区13%

2022年上半年

▷园区全口径税收相当于2021年全年的47%

▷产业税收相当于2021年全年的60%

▷贡献区财力相当于2021年全年的54%

▷2022年上半年,引进外省市企业税收占比57.4%

法定机构改革正在为

“津南版”海教园注入强大内生动力。

完善顶层设计,全面改革管理体制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设立海教园管委会党委,对园区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进行全面领导,津南区委书记、区长兼任管委会党委书记、主任。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这一年,让“津南版”海教园迸发出新活力……

组织机构重新设置。撤销原管委会内设机构,所属5个事业单位全部转隶至街道或区属部门,414名编内外人员妥善转岗安置。社会职能全部剥离,成立海棠街道办事处,社区管理、公共服务等社会管理职能全面划转至街道和区属部门,最大限度地为管委会减负松绑。

全员实行公开选聘。“一办四部”内部机构全部重塑,面向全国选聘32人,平均年龄33岁,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56%,到岗后立即进入状态,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专业水平。

聚焦产教融合,加速推进产业引育

在“引”上发力,推进先进要素集聚。2021年5月以来,陕煤能源、远景科技、中贸展览、精通教育、北洋海棠基金等323家企业落地;商汤科技、京东教育、喜马拉雅、中国电子、太平洋建设等100余个产教融合、科技创新型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初步形成以智能科技和互联网经济为主,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和会展服务为辅的产业雏形,迈出了从“大学城”向“产业城”的第一步。

在“育”上用心,挖潜院校科研资源。打造产业创新中心、产业学院、研究院,引入海尔集团“海创汇”创新孵化器,建设中关百知创业空间。华清环宇、轻鸿智能、如日中天等25家天南大背景的产业科技创新企业设立;燕园科技、华创光视、布尼克技术等7家拥有北大、北航、中科院等“双一流”高校(除天南大)背景的企业成立;达瓦世界、宇晨创联、红天科技等16家依托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企业落地。

在“融”上促成,服务“产教展城”融合。支持驻区院校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开展师资培训交流50余次,产学研对接活动100余次,举办工匠涵养班3届;保障借重国展,绿色建筑大会、汽车博览会、世界智能大会等大展期间,成功举办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科技成果转化、零碳城市、亚太机器人大赛等6场主题活动。

强化科技创新,全面推动成果转化

打造“双碳”科技有力支撑。联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共建“天津市功匠双碳研究院”,联合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大学共建“双碳”研究院,加强与南开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双碳”研究院的合作。世界智能大会期间,举办“双碳科技与智能赋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联合世界500强企业陕煤集团新能源板块打造“双碳产业展示孵化基地”,联合天津大学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三峡电能共同打造海教园“零碳校园”。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在产业端、院校端和转化端分别绘制“产业图谱”“科研地图”“路径图谱”三张图,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流程“一图读懂”“按图索骥”。2021年,园区技术合同登记额从改革前的50万元爆发式增长至2021年的8亿元。

创新科技管理组织模式。在全市率先推出“揭榜挂帅”制度,面向全国发榜,从技术供需双侧揭榜,委托专业第三方机构评榜,首批开展智能科技和“双碳”领域榜单征集,揭榜推行赛马争先机制。会同区科技局启动“揭榜挂帅”科技计划项目,探索开发“揭榜贷”“揭榜险”等科技金融产品。联合海尔集团发布首批智能科技领域技术需求榜单25项,在世界智能大会上发布“双碳”领域技术需求榜单20项、成果转化榜单25项。

创新校企产业合作模式。研究制定海教园产业创新中心认定与奖励办法,支持津南区企业与国内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产业创新中心,增强以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发展的服务粘性。启动首批产业创新中心认定揭牌,华海清科、荣程钢铁、易华录、海尔洗衣机等企业与园区院校建立产业创新中心10家。

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推动大学科技园载体盛港科技大厦成为海教园“科创飞地”推动天津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津南分中心入驻盛港科技大厦。与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产权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建津南分中心和海教园分平台,打造集科技咨询、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等于一体的科技创新服务链

创新科技人才培育机制。与天津大学无人驾驶汽车交叉中心设立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协助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提供科技和智力支撑。深入园区企业摸底科技人才情况,主动服务组织申报国家部委重点科技人才计划,推动企业高层次科技人才进入“国家队”,为园区产业发展充实战略科技力量。

深化协同共建,畅通产教融合渠道

打通产教融合联结通道。打造产业示范、产业投入、产业学院、产业引进、产教融合“五产联动”新模式为校企合作构建直接联结点。成立电子商务、智能网联车、工业互联网等十大产教融合联盟整合行业校企优势资源协同创新。打造“产教融合下午茶”品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促进校企互助共赢。

链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发布《海河教育园区机会清单》之“就业机会清单”“企业能力清单”“应用场景清单”,推动产业引育从“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园区院校4个案例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3个案例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双百计划”。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建设连续举办七届“思政课情景剧”比赛,开展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思政实践先锋号评选,组织“百年百事微课堂,百生百讲大思政”活动,举办首届“故事思政”微课大赛。建成全市第一个劳动教育联盟,《劳动教育》精品课上线。

用好用活思政载体资源。发挥思政教育实践基地、鲁班工坊建设体验馆、新时代工业文化馆等资源优势,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重点打造5000平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自落成以来,累计接待参观交流人员6万余人。

实施工匠涵养创新工程。与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联合打造技能人才培养品牌项目“工匠涵养创新工程”,坚持“技能为本、精神为先、终身涵养”理念,聘任国家级技能大师授课,实习设备与现代企业接轨,为企业培养出了一批技艺高超、精益求精、执着专注的高级技能人才。

擦亮职业教育国际品牌。推动“鲁班工坊”从海教园走向世界,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对外科技交流平台之一。在全球20个“鲁班工坊”中,海教园职业院校主导建设10个,源源不断向世界输出具有天津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源和专业标准。

推动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推动园区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与京东教育共建“电子商务订单班”。推动独角兽企业喜马拉雅与轻工学院共建“声音产业学院”。推进华为公司与实训中心打造“华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基地”。推动区内企业奥林华天与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共建会展展览展示产业学院,助力科创会展城建设。

坚持多措并举,营造创新创业生态

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探索形成具有海教园特色的市场化、立体化、对赌式政策框架,包括企业落地、发展赋能、市场开拓、创新驱动、全程服务、贡献考核五大项21个子项,全力支持企业拓市场、降成本、拿订单,吸引企业落地生根。

用心塑造优质营商环境。制定营商环境守则,研究产业引育支持框架,梳理可用载体,提供注册代办、科技咨询、人才安家等全程保姆式服务,助力企业发展。

不断加强金融资本支持。与有关银行机构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授信额度100亿元;与天津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中心合作,畅通间接融资;引入5亿元中美绿色汇通(天津)创业投资基金、5.4亿元北洋海棠二期基金和2亿元尚势资本基金,借助优质资本赋能区域优质项目和企业。

持续改善人文生态环境。开放亲水平台83处,加装护栏2323米,提升更换标示牌538块,加装草雕13座,打造“绿园八观”,筹划“海教十韵”,组织“啄木鸟”行动,开展常态化环境综合整治,让百姓最直观的领略海教园之美、感受绿色生态之趣;举办智谷龙舟节、大学生足球赛、天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组织“青春体验官”,提高园区人气活力。

用心讲好园区改革故事。搭建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宣传平台聚焦“津南区与海教园一体化发展”主题,高起点启动宣传攻势。新华网、人民网、网易、津云等30余家主流媒体给予园区新闻报道,管委会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发布作品300余篇,浏览量530万以上,“海教园”的金字招牌更加闪耀。

全员参与基层疫情防控。2022年1月津南区疫情期间,8人抽调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津南分指挥部,深度参与综合协调组工作,其余人员入列疫情防控一线,支援驻区院校、街镇疫情防控工作,战斗到疫情全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全力支援双林街、海棠街道疫苗接种和大筛工作,配合完成各项艰巨任务。

#未来展望#

下一步

海河教育园区将锚定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

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斗目标

充分发挥

生态优势、创新优势、人才优势

深入挖掘各类资源

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环境

加快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用好打好海河教育园区 “这张好牌”

为津南打造科创会展城和天津重要增长极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