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5项成果入选2019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9月23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19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名单,全国共有78项成果入选。其中,南开大学入选5项成果,入选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南开大学5项成果入选2019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这5项入选成果包括:哲学院任晓明教授的《逻辑学视野中的认知研究》、历史学院许檀教授的《明清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历史学院刘尊志教授的《汉代墓外设施研究》、文学院王志耕教授的《俄罗斯民族文化语境下的巴赫金对话理论》及文学院曾晓渝教授的《汉语近代官话方言接触演变个案研究》,涉及哲学、中国历史、考古学、外国文学和语言学等相关学科。

《逻辑学视野中的认知研究》哲学院   任晓明教授

《逻辑学视野中的认知研究》,以认知计算主义纲领的探究为核心,以心理主义与反心理主义之争为主线,从哲学与认知、逻辑与认知、计算与认知、认知与文化诠释多个角度开展研究,探讨了类比推理、溯因推理、贝叶斯推理等认知研究的问题。围绕认知、计算与文化这三个方面,不仅探讨了新心理主义背景下的计算和认知模型,而且试图把认知、计算和文化的概念、方法以及理论作为一种解释学框架,通过它对逻辑与认知的关系做出新的阐释。

《明清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历史学院  许檀教授   

《明清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是作者在20多年实地调查和个案研究基础上,对明清时期华北城市与市场进行的综合性研究。通过对30多个商业城镇的实证研究,展现出冀鲁豫三省商业城镇的空间分布和市场层级,并构建了一个可以进行量化分析的模式。以商业税收、商铺数量、经营规模、腹地范围等能够反映城镇经济功能的指标取代以往古代城市研究的指标体系;首创以商人会馆集资的“抽厘率”折算经营规模,利用商人捐款的地域分布考察各商镇腹地范围等方法,是该书的主要贡献。

《汉代墓外设施研究》历史学院  刘尊志教授

《汉代墓外设施研究》在广泛收集考古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对汉代王侯墓葬及其中小型墓葬等的墓外设施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了汉代墓外设施的内容、类型、功能、作用及其发展演变等诸多内容,探讨了现实世界、墓外设施、封土下墓穴所展现的两重空间和三维世界,阐述了汉代墓葬所体现丧、葬、祭的有机结合与综合发展。该书稿是对汉墓研究的一项重要补充,对开展汉代墓葬乃至古代墓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学术意义。

《俄罗斯民族文化语境下的巴赫金对话理论》文学院  王志耕教授

《俄罗斯民族文化语境下的巴赫金对话理论》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结项成果,鉴定等级优秀。其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将一直被视为西方后现代主义框架内的巴赫金对话理论置于俄罗斯民族文化语境加以研究,在对大量原始资料进行考辨的基础上,从俄罗斯独特的历史发展史、思想发展史、东正教文化、民间文化传统中发掘出巴赫金思想的本土渊源,从而对其对话理论的方法论内涵和一系列概念做了重新阐释,还原了巴赫金作为俄罗斯思想家的特性,从而为国际巴赫金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汉语近代官话方言接触演变个案研究》文学院  曾晓渝教授

《汉语近代官话方言接触演变个案研究》,以天津话、云南官话、贵州安顺屯堡话、海南崖城军话为典型代表,结合田野调查与明清文献考察,论证了四地方言具有明代南京官话军屯移民后裔语言性质,通过明代官话与现代官话语音、词汇、语法的动态、系统性比较研究,总结发现明代南京官话军屯移民语言600年来在南北不同环境中流变的共性与个性,进而从语言接触视角对这四地方言的个性差异予以理论创新解释。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旨在打造国家级高端学术品牌,集中推出反映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前沿水平、体现相关领域最高水准的创新成果,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创新,鼓励广大专家学者以优良学风打造更多精品力作,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