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强基计划专业设置

天津大学获批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工程力学5个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共150个招生计划。
天津大学强基计划专业设置

数学与应用数学

近年来,数学学科水平和学术声誉突飞猛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首批入选国家“双万计划”,获批建设国家一流专业。数学专业依托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培养人才,利用应用数学中心的资源、环境、文化打造润物无声的现代数学学堂。科技部今年在全国建立了首批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天津应用数学中心便是其中之一,它的依托单位便是天津大学应用数学中心

数学学院拥有以院士为首、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为骨干的师资核心,国际水平的研究团队涵盖组合数学、代数几何、数论、概率统计、控制优化等数学主要研究方向。数学专业强基计划学生,将以数学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开展本硕博衔接培养,对标本硕博理论基础,一体化设计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

应用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专业是天津市特色专业,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交叉融合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物理学科聚焦凝聚态物理、光学、理论物理、粒子和高能物理以及生物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等交叉领域。应用物理学专业依托本校工科优势,为国家重大战略以及重大需求方向培养具有坚实数理基础的创新型人才。

应用物理学专业强基计划将采用“导师制,个性化,小班化和国际化”的培养模式,实施完全学分制,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打造集成电路芯片类,智能科技类,新材料类,先进制造等模块化课程。依托校内国家级平台以及深度合作的中科院物理所相关国家平台,进行科教协同育人。采用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本科第一阶段以数理基础,动手实践能力,物理思维培养为主。第二阶段本研衔接,以科研训练、模块化课程以及国际化交流为主。硕博阶段则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进行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用化学

天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所依托的化学学科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形成了聚集诱导发光、光化学与光功能材料、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能源催化与材料、合成化学与技术、化学测量与污染物监测、功能材料化学、化学理论与机制等八个特色研究方向。应用化学专业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我校化学、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的学科集群优势,培养热爱化学、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化学及相关交叉领域拔尖人才。

应用化学专业强基学生采用“3+1+N”的本-硕-博衔接模式进行培养。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夯实数理化基础;中年级推进专业教育,加强实践训练,培养化学思维;高年级做好本研衔接。研究生阶段着重提升科研能力,打造拔尖人才。

生物科学

生物科学专业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生命科学领域前沿,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卓越人才。现有结构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与免疫学以及纳米生物医学三个研究方向,依托天津市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和天津市微纳生物材料与检疗工程技术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自学生入学起,实施全员导师制,实现“师生一对一”的“导师制个性化培养,本科低年级即可进入导师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实现全程化的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本科生进入实验室参与导师课题研究,搭建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学科竞赛体系,生科学子在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中3次斩获金牌。

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是科学与工程的桥梁。自1895年建校,先后由茅以升、张国藩、陆士嘉等一批学术大师,创建了国内首个力学实验室、首个航空工程专业、首部力学教材。工程力学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所在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A类,聚焦智能科技、先进制造、深海深空、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科学领域。教学团队名师云集,拥有多名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级学术领军人才。专业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和天津市重点实验室(3个)培养人才。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研融合,应对变化,面向未来”的新工科教育理念,实行个性化培养模式。突出学生培养中的新模式和新思维:包括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实施特区化的培养方案,通过创新实践项目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未来思维,全程采用个人导师制。

报考重点

强基计划5月31日报名截止,未报名且有意向的考生一定尽快报名。报名结束后还有三个环节:入围、校考、录取。

天津大学今年面向15个省份招生: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东、河北、辽宁、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南、四川、甘肃。

特别提醒: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须符合我校相关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考生身体条件须符合教育部体检要求。

 相关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天津大学招生办公室”

搜索